我在面对某类事情的时候总会毫无理性的感到痛苦,这时候如果不受形势压迫,又没有旁人冷酷的鞭子打在心上,很容易退缩。我宁愿选择忧郁、自责,和可能引起无限悔恨的后果也拒绝承受那短暂而轻微的苦难。
我不够勇敢,所以我放弃了research proposal和港大的Mphil。其实并非真的无从下笔,只是在没有充分准备,也没有足够理由去认定某一题目的情况下胡写一通交差,不知道为什么,就是让我难过的想逃。
反省看来是必须的了。心理上的事我不懂,不明白怎么对别人来说易如反掌的“应付差事”在我这竟要付出凭一己之力都难觅得的勇气 。学业上正面临的尴尬境地则要相对明朗一些。核心问题就是:我到底想/应该做什么研究?该如何把现有的知识储备、由衷的兴趣所在、社会责任感及现实因素结合到一个可操作的点上?这四方面其实是相互作用,相互制约的,而且矛盾重重,尤其是前三个方面,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单独拿出来做一番考量。
首先,回顾本科以来所学。就我所选科目的宽泛程度而言,我的缺乏方向感并不奇怪,更何况除却部分必修科目(一门中文,二门实用性英语,一门IT),我选课都是由着心性,所以对以下所有这些领域的涉猎全都是因为喜欢:历史(1 junior level+2 senior level)、艺术(1+1)、哲学(2+1)、欧研(1+1+ Maastricht)、心理(1 junior),管理(1 senior)、比较文学(5 senior),一门Art and Physics (broadening) 以及每况愈下的法语。我想利用博客对其中与欧洲研究和比较文学/文化研究相关的部分进行一下梳理,一是看看过去这几年的庸庸碌碌里我都学了些什么,二也是希望如有可能,各位能提供一些思路,帮我摆脱眼下的混沌,怕是日子久了,我对自己的学术前景会越发心灰意冷。
今次只贴出欧洲部分…的一部分,以后还会再作补充。
- 历史
1)欧洲文明概况及其深远影响_ Course: An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
2)19世纪:法国大革命到1848年革命(政治、社会背景、思潮)_ Course: Nineteenth-century Europe, Part 1: 1780-1850
3)欧洲观念的形成与发展:古典时期→ 中世纪→ 文艺复兴→ 宗教改革→ 资本主义兴起与现代化进程→ 启蒙、进步、理性主义→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→ 现代性→ 商业社会_ Course: The Idea of Europe (Maastricht) & European Identity
4)后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学研究:history of sexuality, sexology, psychoanalysis, a lot of Sigmund Freud, and a little bit of Foucault_ Course: The History of Modern Sexual Identity and Discourse
- 欧洲一体化/欧盟
1)欧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当代欧洲问题_ Course: Foundations of European Studies
2)一体化理论
3)战后一体化进程
4)欧盟各机构的协调运作_ Course: Great Expectations (Maastricht)
- 欧洲各国: 法国、德国、俄罗斯、比利时, in particular, 荷兰历史、社会结构、政治体制等_ Course: European Identity
- 欧洲艺术
1)艺术史概述:从文艺复兴到超现实主义_ Course: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Art History
2)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先锋艺术:后印象主义,野兽派,立体主义,现代主义,the entire oeuvres of Van Gogh, Gauguin, Cezanne, Picasso and Matisse_ Course: Vision in Crisis
2 則留言:
搞得我的想总结了
什么时候和你打个电话,好好聊一下吧
什么时候?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