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10月 09, 2007

别问我:你那边几点?



Prof.Bloom的课上看《你那边几点》(蔡明亮,2001)。好久没被一部电影触动了,看完传说中死闷死闷的老蔡的片子回到家,居然忍不住泪如雨下。

这门“东方主义”用这部片子,目的是研究当代东、西方之间的文化互动,本片和特吕弗《四百下》之间的互文关系是教授分析的重点。《四百下》我看了两遍,始终隔着一层,没有被感动。蔡明亮却在大概第50个镜头的时候忽然令我悲从中来,觉得好难过(片子结束的时候我数了99个镜头,好像数少了)。

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。在天桥上摆摊的小康把自己的手表卖给即将远赴巴黎的女孩后,便试图把他见到的每一块表都调成巴黎时间。小康的父亲刚刚去世,母亲整日思念父亲不能自拔。而在慢了七个钟头的那座城市,女孩孤身一人,举目无亲。

全片台词不多,人物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处。蔡用缓慢的长镜头观察角色的一举一动,迫使观众进入角色的内心。蔡说过他所关注的一直是个体深处最隐秘、最真实的部分。我想那个部分大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,所以才会被触动。那个部分是孤独和渴望,当它被无比真实的呈现在银幕上,我们被迫直面自己。

当然也许是关于异乡生活的情境让我更容易产生认同感。看见女孩坐在巴黎餐馆里面对菜单结结巴巴手足无措,我也分不清自己是在同情她还是同情自己。当看到母亲对鱼缸里的鱼说话,看到小康在楼顶用天线去拨大钟的指针,悲哀似乎更强烈。他们的渴望如此令人心碎,他们所渴望的对象却处于另一个平行的时空世界。无论如小康把时钟调慢七个钟头,或者如母亲假装时间停留父亲去世以前,二人都无法跨越时空的屏障。由此而制造的幻象只能使他们更加痛苦。

影片结尾,台北的小康坐在了熟睡的母亲旁边;巴黎,小康死去的父亲令人意外地出现在了同样熟睡的女孩身边。最后一个镜头是父亲一个人朝着巨大的摩天轮走去,片尾字幕出现,写的是:献给我的父亲,和小康的父亲。对于这样一个结尾应该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。我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和解。在“这边”的两个人终于不在渴望“那边”,而是选择相互慰藉;同时,在“那边”的两个人也奇妙地相遇了。教授解读说那个摩天轮有佛教永恒轮回和电影卷轴的双重含义。不知道蔡明亮怎么想的,那个镜头却是很玄妙。

由于其中丰富的互文性,《你那边几点》被很多影评人认为是一部“关于电影的电影”。当然这不是最打动我的部分。

因为怕闷,从来不敢看蔡明亮。但是看过以后,真觉得和李康生一起自闭一起郁闷很值得。以毒攻毒,他用他的孤独温暖了我的。闷片果然如《看电影》所说,是疗伤片。我已经开始下《爱情万岁》了。

后天要做关于柏拉图文学思想的presentation,明天给发老师outline。现在好紧张。

8 則留言:

Unknown 說...

蔡明亮 的片子?!天哪,发觉和你彻底没共同语言了。他的片子我全看过,不过都是看不超过20分钟就受不了删掉了,黑暗阴冷闷,诡异的气氛诡异的人群,所有片子男主角都一样...偶尔叫好永远不叫座的片子。只有《天边一朵云》还可以,有点日本成人片的感觉...

onegrid 說...

Hi, Felix, who are you?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to other readers?

Unknown 說...

Hi, 我:男,25岁,中国人,物理,肥胖...和周书一样是ucr新生,三周前认识的周书,一起在大熊湖看了山火。由于我在国内的学校完全是一个理工科学校,随对这个超级聪明可爱的文学青年产生浓厚的好奇和兴趣,怀着崇敬的心情偷窥了周书三年来(可能)所有的文章和帖子,传说中的周书就是我看到的那个女孩啊,随陷入更深的迷惑,文艺青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...嗯,嗯,不知道大家欢迎我不?

onegrid 說...

欢迎欢迎,热烈欢迎~
欢迎欢迎,热烈欢迎~
……

Felix同学的自我介绍太赞了,简直是出自另一个“文学青年”之手,正所谓“激情与逻辑同在,生活与艺术齐飞”:)))

那么,felix同学是什么星座的呢?

PS:我就是传说中的格格啊,如果你通读过周书的blog,一定对我不陌生滴,:P

假如_爱有天意 說...

有意思,FELIX!

Unknown 說...

不好意思,我,居然是...双子。嘿嘿,我和周书的第一次谈话就是星座的话题,传说有个对星座很痴迷的朋友就是你?

onegrid 說...

。。。。。。。我不痴迷好伐,我就是传授给周书一招:你跟人初次交往没话说就说星座,套近乎的有效法宝,哈哈哈

Unknown 說...

ok.如果愿意和我聊星座......我的msn:feihuwang AT gmail